许光汉 「我的标签,就是不想被贴标签!」许光汉退伍後重启第二人生,迫不及待迎接全新篇章
甩开流量抛物线,动画IP如何长出常青的生命力?
 ELLE 6月号封面之星 桂纶镁   Dream in the Sky 在梦与影之交界 翩然绽放
BAZAAR MEN 封面之星金宣虎 张弛有度的软实力
爱情电影《久别重逢》文青女神蔡思韵和男神郑伊健演出久别重逢的前情侣
Yes娱乐9月9日讯 香港奇幻爱情电影《久别重逢》由《叶问》导演叶伟信监制,是香港知名编剧梁礼彦首度执导的作品,电影集合香港男神郑伊健、新生代潜力演员许恩怡、MIRROR成员陈卓贤及文青女神的蔡思韵共同演出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蔡思韵表示从小看着郑伊健的电影长大,没想到可以和男神一同合作,她说:「我完全可以感受到郑伊健的男神魅力,真正的男神在不同年纪都可以散发不同的魅力。」 蔡思韵在台湾演出过《返校》、《不如海边吹吹风》等多部作品,在香港电影《久别重逢》中扮演女主角的成年版,意外在医院遇见高中时的初恋郑伊健,竟是一付颓丧的模样出现在她面前,两人是一对曾经留下遗憾的分手情侣。蔡思韵大赞郑伊健是历久不衰的男神,「我从小看他的电影,很开心长大有机会能和他演对手戏,可以近距离感受到他的男神魅力,男神真的可以跨越年龄啊。」 蔡思韵认为演员最难得就是可以依年龄演出不同的角色,但都能充份发挥角色的魅力,郑伊健就是这样在不同年纪有不同魅力的男神,至於男友也是一位男神?她笑说:「不能这样比较。」但她大方表示希望对方也能努力成为历久不衰的男神。 蔡思韵觉得大前辈郑伊健在拍摄时非常友善,「我们相处不会有隔阂,还很大方的会给我们後辈一些建议,但不会太多,拍摄时让大家都有很好的沟通。」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场她与郑伊健在一家唱片行内的场景,她在现场意外找到郑伊健的专辑CD,很兴奋地秀给郑伊健看,「是他的演唱会Live CD,我们都觉得太巧了,非常有趣。」 蔡思韵也赞美演出同一个角色少女时期的许恩怡表现出色,「我也都被她诠释的女孩吸引了,一开始知道是她演时,我不觉得我们的外貌相似,但一场我和她的对手戏时,我看着她的眼睛,突然觉得好像看到我小时候的眼神,是个很单纯的模样,完全打动了我。」许恩怡最难忘一场四个主角都在的一幕,气氛很温暖,工作人员都特别回避让他们培养感情,「这幕伊健哥哥和陈卓贤都弹琴又唱歌,我在现场听觉得非常感动啊!」 《久别重逢》故事描述:那年盛夏的香港长州,少女夏文萱(许恩怡 饰)与少年苏昇华(陈卓贤 饰)因一张唱片相遇,但对这段从音乐开始的青涩爱情,相知的两人不知能一起走多远??多年後,已成为知名创作音乐人的苏昇华(郑伊健 饰),在人生低谷时,意外重逢已多年不见的夏文萱(蔡思韵 饰)。有着重病的夏文萱心痛眼前的苏昇华变化如此,决定为他送上最後礼物,希望这份穿越时空的礼物能让他找到人生的改变机会…
疼痛动作爽⽚《醉⼑客》临夏⾸映礼 硬核武侠⾎洗不公
8 月29 日,疼痛动作爽片《醉刀客》在影⽚取景拍摄地⽢肃省临夏市的太平洋影城隆重举办了以“⼑光映河州,侠影耀临夏”为主题的⾸映礼。导演兼领衔主演李炳渊、主演孙艺燃,出品⼈贾⽟宝、梁雪芹,联合出品⼈查⾼帅、徐俊,监制何钦、总制⽚⼈吴曼等主创、主演纷纷亮相,临夏州及临夏市宣传、⽂旅等⽅⾯的领导及多家媒体应邀出席。 电影《醉⼑客》讲述了威震江湖的“冷⾎⼑客”寒⽉刃,不远千⾥来到了⼤漠苍凉的枹罕镇,只为报答当年的⼀饭之恩,⽽此时的枹罕镇正遭受恶势⼒的掠夺,寒⽉刃决定出⼿相助,带领村⺠涅槃重⽣,没想到⼈性中的软弱与恐惧远⽐暴⼒更加可怕...... 导演李炳渊分享临夏拍摄幕后 主创映后互动?潮迭起 映礼映后中互动环节,李炳渊导演此次特别分享了选择在临夏拍摄的缘由:“因为该城市临夏的⾃然⻛光与⼈⽂景观融合了⻄北的雄浑与江南的灵秀,这与影⽚所要呈现的武侠故事背景⾮常契合。⾮常感谢临夏市委、市政府的⽀持与帮助,我们也想通过实景拍摄,让《醉⼑客》成为临夏市⽂旅宣传的重要 IP,为城市形象提升与产业发展注⼊持久动⼒”。 另外,李导表示武侠电影曾经创造了辉煌,但近年来却⽇渐式微,⽬前成为了院线电影的稀缺类型,此次创作也是为了⽤⼀部真硬核的武侠⽚展现中国⼈的⾎性。”作为领衔主演,李炳渊导演分享了⾃⼰塑造的⻆⾊的亮点:“寒⽉刃是⼀个极具侠义精神的冷⾎⼑客,他看似威震江湖,冷漠⽆情,却能够为了⼀饭之恩拯救⼀个镇,带领着⼀群被 ⻓期奴役的百姓们奋起反抗,⾎洗不公,这样的孤胆英雄恰恰跟我们中国⼈⻣⼦⾥的侠义精神不谋⽽合“。同时,他还表示此次担任导演兼主演责任更重,⾃⼰和团队竭尽全⼒的想为观众呈现更好的武侠盛宴。⼥主演孙艺燃也分享了她饰演“曼陀罗”的拍摄幕后:拍摄结束后我很⻓时间不能从戏⾥⾛出来,“曼陀罗“永远地留在了枹罕镇。这是我第⼀次看⽚⼦,我被影⽚的故事和曼陀罗的命运深深感动,以⾄于泪流满⾯,仿佛⼜把我带回了拍戏的那两个⽉,这⾥的⻛⼟⼈情以及⻛景⽓候有⼀种独特的美,欢迎⼤家来临夏。” 观众们对他们的真诚分享和精彩演出报以热烈的掌声。 李连杰替身涅盘归来获媒体强势安利 武侠魂燃起好评不断 许多观众看⽚后表示,已经多年未⻅如此让⼈热⾎澎湃的武侠电影,能在银幕上看到在⾃⼰家乡拍摄的电影,深感骄傲和⾃豪。不少观众认为影⽚不仅呈现出让⼈热⾎沸腾的武打场⾯,更深⼊刻画了每个⻆⾊背负的宿命感。有观众表示:《醉⼑客》让我感受到了⼀种蓬勃向上的精神⼒量,导演对⻆⾊的把控⾮常精准,将每个⼩⼈物⻆⾊被世道裹挟的宿命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观众表示:“没想到枹罕镇在电影⾥能有如此震撼的呈现,不仅能带给中国观众⼀种美的享受,更能将带有武侠⽂化的“东⽅美”再度绽放,让中国⼈重新看到属于我们独有的武侠魅⼒。” 不少观影的媒体⼈纷纷表示,全⽚以⼤⽓磅礴的实景拍摄和导演独特的视⻆,刻画了个性鲜明的、懂得感恩、勇于担当的侠客形象,为观众呈现了⼀场⼑⼑⻅⾎、拳拳到⻣的武侠盛宴。希望在影⽚上映时,有更多的国⼈⾛进影院去观看这部制作精良、震撼⼈⼼的硬核武侠电影。他们同时惊喜道:“曾作为李连杰的替身,出演过《少林寺传奇》系列的李炳渊,⾃导⾃演这样⼀部硬核武侠电影,身体⼒⾏拍摄武侠电影,让⼈们看到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复苏之光。” 临夏市市委常委、宣传部⻓姚延杰在致辞中对影⽚选择在临夏取景拍摄表示了感谢,对影⽚品质给予了⾼度认可评价,希望影⽚全国公映期间,能有更多的观众⾛进电影院,⽀持这部有诚意的“硬核”动作影⽚,也希望更多的观众通过《醉⼑客》了解临夏,去临夏旅游。姚延杰介绍,《醉⼑客》是在临夏拍摄的第⼀部院线电影,希望通过《醉⼑客》的国内、国际发⾏,参展参赛,让更多的⼈了解临夏,助⼒城市形象提升与⽂旅产业发展,开启“影视 + ⽂旅”的新征程,以此实现‘⼀部电影带⽕⼀座城’的美好愿景。 临夏古称枹罕,枹'指⿎槌,'罕'意为稀少,寓意'战⿎罕闻之地',寄托对和平的期许。“西控吐蕃,北据匈奴”,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枹罕⾃古多战事。枹罕⼈民渴望和平,枹罕得以此名。枹罕镇名称的寓意和影⽚《醉⼑客》的思想内涵不谋⽽合。 持续近 3 个⼩时的《醉⼑客》⾸映礼在⼤家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影⽚将于 10 ⽉ 18 ⽇正式全国上映,随后将择机举⾏国际发⾏,国内外电影节正在有序申报中。预祝影⽚⼤卖!
张家辉新片《赎梦》路演不止“吓”人 多元解读引发深度讨论
8月23日,由张家辉自编自导自演的心理惊悚电影《赎梦》正式上映,并同步启动“焦虑回收计划”主题路演。导演、编剧、领衔主演张家辉亮相各大影院,与观众深度解析影片内核。从源于生活所见的创作萌芽到耗时四年的精心打磨,这部聚焦梦境、心理与人性救赎的电影,是张家辉作为导演对观众最真实有力的回馈。 影片讲述一场离奇的车祸,落魄夜班司机蔡辛强(张家辉 饰)意外结识心理医生文思豪(刘俊谦 饰)。看似诊疗的表象下,暗涌着二人相互窥探心渊的审视——目光交锋间,心魔呼之欲出…… 梦境照见现实,题材新颖引热议 《赎梦》以“梦境”为叙事载体,深入探讨了原生家庭创伤、金融风暴下的道德困境、精神健康等社会议题。张家辉在路演中多次提到,他希望打破传统类型片的框架,打造一部“既恐怖又真实”的电影,让观众在惊悚氛围中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温暖。 在视觉和叙事上,《赎梦》均大胆突破,将写实表演与梦境意象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多线交织的背后是对于人性暗面以及原生家庭创伤的深度刻画——刘俊谦饰演的精神科医生文医生,在童年家暴阴影下不断通过梦境寻找自我救赎;张家辉饰演的蔡辛强因金融欺诈陷入精神崩溃;陈法拉饰演的妻子则在投资失败后走向悲剧。这些角色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罪恶、愧疚与原谅的深刻故事。 不止于“吓人”,多元解读引发深度讨论 不少观众映后坦言,被片中诡谲的都市传说吓得捂眼指缝观影,更有人调侃:“蔡辛强在电影里整宿睡不着,而我怕是要因这部电影失眠了!” 而对于“文医生是否应该原谅父亲”这一剧情呈现更是引起了观众的诸多发问,张家辉在现场分享了自己作为单亲家庭长大的真实经历,并表示“原谅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赎梦》不仅仅是一部惊悚片,更是一次对人性、家庭、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它用梦的语言,讲出现实中许多人不敢直面的事。正如张家辉所说:“梦是我们潜意识的出口,而电影,是我们共同的梦。” 电影《赎梦》由张家辉自编自导自演,刘俊谦、陈法拉领衔主演,袁富华、朱晨丽主演,目前正在热映中。
香港奇幻爱情电影《久别重逢》男神郑伊健担心和小37岁的许恩怡演爱情戏 会成为「老嫩配」
Yes娱乐8月20日讯 香港奇幻爱情电影《久别重逢》由《叶问》导演叶伟信监制,是香港知名编剧梁礼彦首度执导的作品,电影集合香港男神郑伊健、新生代潜力演员许恩怡、MIRROR成员陈卓贤及实力派的蔡思韵共同演出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电影将於9月5日上映。郑伊健在电影中一改男神面貌,化身为遇到创作瓶颈的沧桑大叔,而且和小了37岁的许恩怡演出跨越时空的爱情电影,让他表示曾有「老嫩配」的疑虑,但幸好细腻的故事情节说服了他,他笑说:「导演这个决定很大胆啊!」 香港男神郑伊健以电影《古惑仔》中铜锣湾扛霸子的帅气模样纵横影坛多年,形象又man又酷,但导演梁礼彦视男神郑伊健为这部爱情电影主角的不二人选,让郑伊健当初接到邀请时非常惊讶,「爱情片?确定是要找我演吗?」但他透露除了演出不同以往的角色之外,「电影中的世界很有趣,而且剧组告诉我会到日本的高知拍摄,整个拍摄计画都很有吸引力,我立刻答应接演。」郑伊健也透露全剧组都是年青人,和他以往拍摄的感受大不同,「现在的导演和以前老导演的风格很不同,不会大声发脾气了,拍摄现场我可以感受及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很新鲜又有趣。」 郑伊健在电影里和穿越时空来到现代的许恩怡有许多对手戏,现实中,许恩怡小了他37岁,让他有些「老嫩配」的担心,但导演表示就是因为要和少女一起对戏,所以要找一位有善良和童贞感的男演员演出,他们的对手戏要给人一种自在舒服之感,郑伊健便是最佳人选。郑伊健说:「导演花了很多心思去摸索这部电影给观众的感觉,有很多想法,不像以前的导演定了就立刻拍,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去尝试,事後配音也花了很多时间。」因此,让郑伊健打消了疑虑,全心演出。但是在电影宣传的时候,许恩怡尊敬开口称他为「叔叔」时,还是让男神备感冲击,许恩怡也赶快改口为「伊健哥哥」! 导演透露郑伊健在电影中刻意扮沧桑,「他私下都很有型很帅的,为了演出失意的音乐人,我们一起试了5、6个造型,他都全力配合,不介意自己在电影中好不好看。」郑伊健笑回:「那只是我平日的样子啦!」导演也临时给他了一个弹吉他的功课,他表示如果是弹钢琴还可以用镜头来帮忙,但吉他要抱在身上,非得自己会弹、指法正确才有说服力。而这功课是剧组到日本拍摄时才发生,郑伊健并不会弹吉他,二话不说立刻在日本买了把吉他开始练习,临时抱佛脚,「我上网买了弹吉他课程,多少钱都没注意,立刻开始上课,趁拍戏空档勤练,弹好真的不容易,只能勉强应付拍摄。」只是这把陪他练习的吉他,在他的太太蒙嘉慧参加香港实境节目录影时,卖给了其他参加录影的艺人,郑伊健完全不介意,觉得这一切的过程都很有趣。 《久别重逢》故事描述:那年盛夏的香港长州,少女夏文萱(许恩怡 饰)与少年苏昇华(陈卓贤 饰)因一张唱片相遇,但对这段从音乐开始的青涩爱情,相知的两人不知能一起走多远??多年後,已成为知名创作音乐人的苏昇华(郑伊健 饰),在人生低谷时,意外重逢已多年不见的夏文萱(蔡思韵 饰)。有着重病的夏文萱心痛眼前的苏昇华变化如此,决定为他送上最後礼物,希望这份穿越时空的礼物能让他找到人生的改变机会…
电影《不再退缩》全国热映 ,公益专场致敬志愿精神
由金鸡奖获奖导演齐星执导,潘斌龙、侯佳音、左小青、徐佳联袂出演的院线电影《不再退缩》,于8月10日登陆全国院线。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东北家庭,潘斌龙饰演的父亲刘中华以“不退缩”的信念十几年如一日地为女儿磨冰刀、疗跛足,最终助她在冰球赛场迎风破冰的动人故事。 ※光影传情,志愿同行,公益专场致敬奉献力量 影片所传递的坚韧信念与互助温情,与志愿精神高度契合。近日,影片出品方杭州红灯笼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中华志愿者协会,于北京特别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多场公益观影专场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众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及其家属走进影院,共同感受《不再退缩》中那份撼动人心的信念之力。主办方表示,此举旨在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向所有默默付出的志愿者群体致以崇高敬意,感谢他们在各个领域的辛勤耕耘与温暖传递,并希望影片中“不退缩”的精神力量能给予志愿者们更深切的共鸣与激励。 ※时代强音,引发共鸣,坚韧精神照亮现实前路 《不再退缩》不仅是一部聚焦个体成长的励志故事,更是一曲献给所有在逆境中依然选择昂首前行、坚守信念的普通人的时代赞歌。它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骨血中那份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特质。导演齐星以其一贯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将这一真实可感的故事搬上银幕,潘斌龙等演员的精彩演绎,则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与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观影反响:志愿家庭深受触动,“不退缩”精神点燃行动热情 多场公益观影活动后,不少志愿者及家属分享了他们的感动: *青少年行动转变:多位青少年观众在观影后主动表示要“不再退缩”,有的立刻要求承担更具挑战性的志愿服务任务(如垃圾分类讲解),有的则决心克服个人困难(如重拾放弃的自行车练习)。 *志愿精神再认识:少年志愿者将影片中刘星榆的坚持与自身志愿服务经历相联系,深刻体会到“坚持的意义”,重燃在服务道路上克服困难、继续前行的热情,坦言影片“照亮了内心深处对梦想与坚持的渴望”。 *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为小志愿者的家长反馈,影片传递的“朴素的坚持”和“在泥泞里抬脚的勇气”,比言语说教更能打动孩子心灵,让孩子在故事中“看见坚持的重量,看见勇气的模样”,并自发地将这份精神融入生活和志愿服务中。 ※家长心声:励志光影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带孩子来看《不再退缩》太有意义了!”不少观影后的母亲表达了共同的心声。她们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这样真实、励志且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作为“必修课”。影片中刘星榆父女直面困境、永不退缩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何为坚韧与勇气。母亲们希望孩子能从光影中获得力量,懂得“人生路上不怕艰险,不怕困难”的道理,将这份勇往直前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未来面对挑战时的底气。 ※少年感言:泪光中的领悟,向榜样汲取力量 “小姐姐脚不好还那么拼,太坚强了,我哭了两次!”这是一些小观众最直接的观影反馈。孩子们被刘星榆(影片中女儿角色)在冰场上一次次跌倒又爬起的身影深深打动。她的奋斗与不屈,在少年们心中种下了敬佩的种子。“我要向她学习!”成为孩子们散场后真挚的表达。影片中小主人公用行动书写的“不退缩”精神,正成为激励少年观众们克服自身困难、勇敢追梦的榜样力量。 这些真挚的反馈印证了《不再退缩》所传递的坚韧信念与互助温情,与志愿精神高度契合,正持续激发着积极的社会能量。
25国影人汇聚香港,共襄第62届亚太影展文化盛举
在全球化浪潮中,电影作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文化载体,正引领着各国文化跨越国界,实现深度交流与融合。通过电影国际交流进行文化出海,不仅对电影行业本身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2025年7月9日下午,第62届亚太影展暨2025亚太国际电影节年度颁奖盛典在香港嘉里酒店国际宴会厅盛大举行。来自全球25个不同国家或城市的一线电影人及1600多名影视上下游从业者齐聚华语电影的发祥地中国香港,共襄亚太电影盛举。 港星罗家英、吕良伟、黄一山、林威、车保罗、张国强、黄子扬、李彩桦、张文慈、陈雅伦,内地著名演员董勇、涓子、侯天来、功夫演员释彦能,及中国大陆实力派演员杨骏、著名导演陶明喜,资深导演吴正豪、靳涛,第60届亚太影展形象大使、环球小姐骆韵霏,深圳童星张宇慧,与来自大湾区的众多新锐导演、演员出席本次盛典。 本届电影节由亚洲太平洋电影制片人联盟指导,由南方知名文化企业深圳大视界国际文化产业集团携手广州秒音科技集团、全球在投行联合主办,由华夏影视文旅产业集团总承办,中国国际动作电影投资管理集团等机构联合承办。 亚太影展暨亚太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吴啸先生在欢迎辞中表示:“亚太影展”诞生于1953年,是国际知名的老字号电影节展,正是由华语电影的教父邵逸夫先生与日本大映电影公司董事长永田雅一等人联手创办,至今已有72年的历史,举办影展的成员城市分别隶属于2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是亚洲太平洋电影制片人联盟的年度活动,也是亚太地区唯一的权威性国际影展,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电影行业历史最悠久且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艺术交流与培养电影人才的重要盛会。 深圳大视界国际文化产业集团集团自2018年获得亚太影展官方(亚洲太平洋电影制片人联盟马来西亚吉隆坡秘书处)唯一授权,已经接棒走过了整整7年,除了三年疫情不得已停办外,该公司已先后在澳门成功主办了59-60两届,并支持马来西亚理事在吉隆坡举办了第61届,本届之所以选择香港举办,也是参照联盟的章程——理事城市轮流举办的惯例而定(香港是联盟的首批发起理事单位)。 第61届亚太影展暨亚太国际电影节在马来西亚云顶高原举办 官方显示,2024年12月1日晚,第61届亚太影展暨亚太国际电影节在马来西亚云顶高原举办。此次盛会不仅延续了亚太影展深厚的艺术传统,更凭借丰富的活动和独具特色的颁奖典礼,重塑了电影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结。该届影展吸引了众多国际电影人齐聚一堂,最佳电影由泰国影片《姥姥的外孙》(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摘得。中国香港导演陈茂贤凭借电影《破•地狱》荣获最佳导演奖。洪金宝以其对动作电影的开创性贡献获颁终身成就奖,黄百鸣则因其在制片、编剧等多领域的卓越成就,荣膺亚太杰出电影人荣誉大奖。 亚太影展暨亚太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大视界集团董事长吴啸致欢迎辞 中国电影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20周年的旅程,从胶片到数字,从露天到剧场,从剧场到家庭,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道大餐。在新传媒数字创意大潮的冲击下,世界电影产业正高速发展,亚太地区电影行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长为全球电影市场发展的“主引擎”。 当中国电影创作者看到《阿凡达》凭借开创性的视觉特效在全球引发观影热潮后,开始反思自身在技术与创意结合上的不足。此后,国内创作者不断探索新技术,如《流浪地球》系列便大胆运用先进的特效制作技术,构建出宏大壮观的宇宙场景,让中国科幻电影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同时,创作者也更加注重故事内容的全球化表达。《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海外发行时,团队对故事进行了深入剖析,挖掘出其中关于亲情、成长、打破偏见等普世主题,使其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接受。这种立足本土文化、融合全球视野的创作思路,成为众多电影人的创作方向,推动中国电影从传统题材向多元题材拓展,从本土叙事向全球叙事升级 。 在国际文化话语权争夺方面,电影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好莱坞电影凭借强大的制作实力和全球发行网络,在国际电影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输出美国文化价值观。如今,中国电影通过国际交流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系列等电影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文化魅力和价值观,逐渐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赢得话语权,改变了国际文化格局。 电影国际交流作为文化出海的重要方式,对电影行业的内容创新、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同时在跨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话语权争夺中具有先行先锋意义。在未来,随着电影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电影行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为文化出海创造更多可能 。 亚太地区优选电影大奖 为了与普通的地方性电影节展区别开来,今年亚太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改变了传统的评奖流程,除了我们东道主中国之外,倡议亚太电影制片人联盟的20多个国家的25个城市每家推选一部经典作品,可以是过去多年的经典老片,也可以是新鲜出炉的近期作品,总之只要能代表这个国家或城市的整体水平,只要作品足够优秀,都有机会被评委会慧眼识珠,从而被选定为“亚太地区优选电影大奖”。 亚太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每年都会邀请两名演技精湛、作品丰富且在业内具有完美口碑的艺术家担纲形象大使。今年也不例外,经过层层推荐,吕良伟老师与“完美女神”李彩桦老师实至名归,获得本届电影节的形象大使殊荣。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吴啸先生上台为吕良伟老师颁发了奖杯和证书;组委会常务主席龙易则为李彩桦老师颁发了上述荣誉大奖。 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吴啸为吕良伟颁发形象大使聘书 电影节常务主席龙易为李彩桦颁奖
香港电影《拼命三郎》新生代演员林家熙出道10年 首次获得主演机会 卯足全力练泰拳
Yes娱乐7月7日讯 香港电影《拼命三郎》由《黄金花》导演陈大利执导,集合新生资深实力派型男谭耀文及郑浩南,联手新生代演员林家熙和应智越共同演出的作品,看见在疫情之下,父子两代在香港的奋斗与争扎,也见到父子之间的和解和世代的新旧交替。香港新生演员林家熙近来作品数量大爆发,他透露出道十年,首次获得演出主角的机会,让他卯足全力,强力肉体改造和苦练泰拳,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努力表现。 香港新生代演员林家熙以电影《狂舞派》出道,但星运不如预期,虽然在不少作品露脸,却没有太多抢眼的表现,直到近年接连演出了香港话题大作《焚城》的消防队员和《误判》中陷害他人犯罪的判逆少年,才被更多观众认识。他透露星途浮浮沉沉十年,接不到工作的低潮时期已经动念想放下一切,去海外游学打工,思考要不要转行,却出现了新的演出机会,他笑说:「是演出一部网剧,没想到是靠浮夸式的演技接到工作。」而他也终於首次演出电影《拼命三郎》的主角,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的机会。 导演陈大利透露为了票房及流量考量,想邀请当红团体Mirror的成员演出,但当时因为演唱会的意外事故,让对方决定辞演,剧组才会紧急重新寻找演员,「我那时看了很多演员,但一见到林家熙就觉得他和剧中人物的模样很接近,当时他是一头金发的出现,给我了一些冲击。而且必需演泰拳选手,他本身的身手非常灵活,试戏时,他演出了一段情绪很重的父子对手戏,我觉得他的表现非常好,角色就非他莫属了。」 和林家熙扮演父子的谭耀文也对他的试镜表现印象深刻,「导演让我看了他试镜影片,我知道他很迫切想争取可以爆发的一个机会,他的表现很好,让我想起是新人时,去见陈嘉上导演争取《野兽刑警》演出机会的情形,我那时也是破釜沉舟的想获得一个表现机会啊!」 林家熙一确认接到角色後,展现积极的企图心,立刻开始过上有如真实拳手的生活,「我早上6点起床,7点到拳馆报到,练到11点,下午再重训,晚上跑步,餐餐都是无油无盐的鸡肉,经过2到3周循环操练,练出了六块肌和接近泰拳选手的体态。」但他透露虽然电影只需要拍摄20天,但却分散在4个月进行,等於他必需长达4个月都要保持这样的身体状况,有如意志力的考验,他笑说:「我的健身教练都说饮控不建议拖那麽长,是健美选手比赛前强力塑身才会做的,所以我饮控到有点到精神恍惚的状态了,幸好角色性格疯疯的也是有种恍惚感,所以还蛮适合的。」 林家熙表示念书时曾有兴趣练过泰拳,但这次真实了体验泰拳选手的生活後,直呼非常辛苦,「练拳需要刻服很多苦楚才能成功,尤其要不怕被打的疼痛,我是一拍完戏就再也没有打过了,我很怕痛的啊!」相较起之前了《焚城》也曾进行过消防队员的训练,他想了想说:「《拼命三郎》的训练是最辛苦的一次。」 《拼命三郎》描述不再风光的江湖老大石三郎(谭耀文 饰),重遇多年没见的儿子石头(林家熙 饰)後,因替他解决一宗江湖纷争,重遇一位恩怨纠缠不清的昔日兄弟李万四(郑浩南 饰)。三郎为儿子解困的同时,得到李万四为了还他人情债的一笔钱做生意,意外地东山再起。这次子债父还的事件中,儿子重新认识父亲,并受到父亲的啓发而专注泰拳,想在拳界发展,两代拼命三郎在疫情反覆的日子中逆流打拼。三郎的事业重上轨道之际,却因与昔日兄弟的恩怨再次爆发而让儿子受害,儿子的泰拳前途被彻底摧毁,三郎为了儿子的明天,作出最拼命的反击!
白玉兰飘香|百视通邀请视听障人群共赏纪录片《邬达克》
6月25日,由百视通承办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飘香”线下惠民导赏活动——《邬达克》无障碍专场放映会在中华艺术宫艺术剧场举行。近70名视听障人士与150名市民观众齐聚现场,与该片总导演、制片人陈庆共同观赏剧集。现场,近70名视听障碍人士通过手语翻译、听障版字幕、无线讲解器等无障碍设备及服务的辅助下一起欣赏影片,共同感受建筑大师的魅力,体验艺术无界的动人力量。陈庆导演在映后分享环节一度落泪,动情地表示:“今天看到那么多的视听障人士来到现场,看到《邬达克》这部充满上海人文情怀的纪录片能以无障碍融合的特殊方式来呈现,我非常感动。” (“白玉兰飘香”线下惠民导赏活动《邬达克》无障碍专场放映会) 昨天,中华艺术宫艺术剧场的“零排”观众有点特殊,一群可爱的导盲犬乖巧地趴在主人身边,共同欣赏放映纪录片。现场,视障观众胡先生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无障碍观影活动,形式新颖,佩戴便捷,音质清晰。大光明电影院的穹顶、武康大楼的弧度、国际饭店的棱角这些上海经典建筑,在声音的串联下有了轮廓、呼吸与温度。现场除了观众,剧场通道上也站满了志愿者,中场休息时,会有志愿者护送视障观众往返卫生间。来自文绮汇点中学的中学生志愿者也一起参与了无障碍影片的制作和现场的志愿服务。 (导盲犬趴在主人身边共同欣赏《邬达克》) 本场放映的纪录片《邬达克》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创作出品,全片共5集,每集30分钟。纪录片以邬达克在上海的传奇经历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了他在上海的生活和工作。通过他的故事,纪录片展现了不同族群和文化的人们在上海这座国际都市的交流与融合。在邬达克旅居上海的29年间,他先后设计了超百栋单体建筑,其中包括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武康大楼等如今的“网红”建筑……这些建筑作品不仅成为了上海的地标,也成为了不同文化交融的象征。陈庆导演现场表示:“邬达克面对当时巨大的世界变化,一直坚持着他自己内心原则和专业,哪怕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做最小的房子,依然恪守一个建筑师的职业本能与操守,这些都是打动我的地方。他设计的建筑兼具自由灵活的设计风格和专业实用的特点,也体现了上海多元、包容、开放的城市性格。” (《邬达克》总导演、制片人陈庆与观众交流) 《邬达克》目前已推出中文版、英文版、法语版、西班牙语版。今年,百视通特地将其制作成无障碍视听版本,包括视障版和听障版,并将于后续上线百视通线上展映平台,让更多视听障人士通过电视大屏了解这位传奇建筑师的精彩故事。 (无障碍解说现场工作) 除了本次无障碍线下放映专场活动,上海IPTV平台也将在上海电视节期间更新上线18部无障碍视听内容,让视听障碍用户在家也能同步欣赏影视佳作。近年来,百视通联合SMG无障碍电影公益工作室打造高品质无障碍视听电视服务平台,支持读屏和语音操控功能、增加悬浮字幕,辅助视听障用户更好操控和使用电视。经过多年发展,无障碍节目智能制作平台可一键生成多情感朗读音频,更高效地生产无障碍内容,不断丰富无障碍节目供给。 SMG无障碍电影公益解说团队发起人曲大鹏说:“今天我们用声音打开眼睛,用手语播放声音,邬达克先生塑造了上海的城市肌理,他的建筑是凝固的历史。然而,对部分群体而言,“看见”“听见”这份遗产存在障碍。这正是我们工作的意义——用声音描绘光影,用画面传递声响,传递建筑的灵魂与文化。” SMG真实传媒纪录片导演金莹在现场介绍说,讲述上海无障碍电影发展历程的纪录片《光影有爱》已于近期播出,希望这部纪录片能让更多人关注无障碍电影发展事业,传递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温度。 (百视通无障碍视听大屏服务专区示意图) 2025年,上海电视节站在了“三十而励”的关键历史节点;百视通正逢成立20周年。在“20”与“30”的交汇点,百视通作为上海电视节的老朋友,再次担任上海电视节官方指定电视新媒体合作伙伴及线上展映平台。八年来,百视通见证了上海电视节的成长与辉煌,通过连续承办“白玉兰飘香”线下惠民导赏无障碍放映专场活动,不仅为视听障人群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享受,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未来,百视通将继续携手上海电视节,致力于为更多观众带来高质量的文化体验,让艺术的魅力跨越障碍,温暖每一个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