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谨华以独有的优雅与真诚迎接再度问鼎金钟的时刻。她笑称自己是「花豹型影后候选人」,面对多年来的入围与错过,选择以洒脱心境看待一切得失,「成功与失败,都是礼物。」从《一把青》到《不良执念清除师》,杨谨华不断在角色中淬链自己,也在现实人生里学会与不安和解。她坦言,曾因完美主义陷入自我怀疑,如今懂得在失败里汲取力量,让每个角色、每段历程都成为成长的契机。
访问开始前,一听到今年金钟奖近在眼前,顶着俐落妆发的杨谨华先是愣了几秒,随後似笑非笑的表情耐人寻味。虽然封面拍摄这天入围名单尚未公布,显得一派轻松,但不难察觉出面对各界对《影后》周凡、《今夜一起为爱鼓掌》张佳晨的高度期待,她难免也把压力轻轻地放置在自身肩上。「金钟奖」这关键字跟着她一起走了好多年,一路上有人感到惋惜,有人甚至替她抱不平,直言评审始终欠杨谨华一座奖盃。凡是人都有得失心,她也不例外,「别人可以在旁边安慰我,可是最终,愿不愿意度过这一关是取决於我自己。」这席话看似说得洒脱,其实她的内心经历过无数次拉扯。
不论成功失败,都是礼物
「我发现演员是真的蛮敏感跟脆弱的,我们肯定自己的同时又会先否定自己。」过去几年在其他人争相评论前,她习惯先关起门来挑剔自己的表演状态;例如一颗镜头喊卡後,心想这段表演好像不够好、哪里需要再加强,抑或欣赏最终成品时,看到某一幕,脑中闪过「这是导演想要的感觉吗?」的念头,自然也会担心观众的反应。万千思绪堆叠在一块,就好像看不见终点的游戏关卡,一层又一层,她不断地和自己对话,可事事求完美的个性反而屡次成为阻碍,导致陷入自我怀疑的轮回。
「年轻的时候,会想说这次就是我了吧!但是每当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心境上的潮起潮落无可避免,以前跌跤後还要把满身伤痕的自己扶起来,安慰的话语却逃不过得失心作祟。「为什麽不是我?我已经很努力了??当然我确实很努力了,可是努力不一定就会得到,而且说不定现在得不到,是因为有另一个喜悦在後面等着你。我回过头来看还真感谢这过程,如果没有经历那几关的话,可能遇到很多事情我会更纠结、更放不下。我觉得上天都有很好的安排,在哪个阶段面临什麽事情、偶尔痛一下,然後这个痛,让我往後更成长。」
杨谨华豁达地说,并非因得奖才收获深刻的体悟,是透过沿路的积累收获一点一滴的能量,灌溉成丰厚的底蕴。随着岁月增长,心智越趋稳定跟成熟,现在面对得失心已经游刃有余,不过心态成长史依然可以聊个三天三夜。「没有人的韧性是与生俱来的,一定是经历过无数失败再站起来。如果你能够接受『失败』或『不成功』的结果,并且把它当成礼物的话,心情会跟着转换。不可能每个礼物都马上兑现,有些需要时间,所以不管答案怎麽样,放轻松吧!」
与过往和解,重新喜欢自己
自认是「晚熟」的人,直到40岁才慢慢地开悟。语气温润,犹如人生导师,无疑是许多人後辈眼中的Role Model,然而「放轻松」其实也是对曾经的自己信心喊话。「我以前很紧绷,对人生、对自己有许多问号,不要看这脸好像有自信,我的自信度是负分的那一种。」她说,後来发现会这样伪装的人,通常是没有安全感。
在遇见《一把青》秦芊仪前,尽管杨谨华戏约不间断,演绎过的许多角色深植人心,代表作不胜枚举,内心涌现的不安全感却骗不了人,真实世界迷惘又旁徨;除了工作上想要转型,跳脱偶像剧的框架外,包含家庭与人际关系上同样面临窘境。当时跟角色交会也是正与自己拉扯的阶段,或许秦芊仪的出现是天时地利人和,师娘不对外展现的脆弱,恰巧跟杨谨华当时的状态贴切,表面看似坚韧不拔,实际上有各种说不出口的自我怀疑。
「《一把青》的师娘跟我走过那一段我想要改变的时期,所以我对於秦芊仪这个角色会有比较特别的情感。」至今影响最深刻的角色是她,和秦芊仪寻找自己的过程中,她突然意识到不能再逃避了,如果要翻转局面,必须由自身提起勇气、付诸行动及做出改变,否则只会卡在僵局。「要变成快乐的人的前提之下,必须要愿意跟自己下赌注,那你敢不敢做到?」主动跨出那一步伴随痛苦,还要有足够的毅力支撑下去,但她终究不想要带着那些疑惑留下後悔。杨谨华比喻,就像电影常出现的时空转换画面,一个人站在场景中央,转头看四周,便发现场景画面迅速旋转起来,周遭已经呈现不一样的风景,就怕你不愿意转身。於是原本过不去的关卡,反而成为日後内心丰盈的基石。「我怎麽会讲出这麽有智慧的话来呢?」她望向远方灿笑,好似对刚才的回答相当满意,突如其来的风趣,也不经意地展现出她的俏皮个性。
埋首当下,不後悔未来
全力以赴把每件事做到极致,不但是身为演员的自觉,也是个性使然。「即使我不知道未来会怎麽样,做了才知道啊。」非科班出身,凭藉无所畏惧的精神争取演出机会,她对自己的严苛从一而终,就连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第5季都不松懈。「去参加《浪姐》,顿时把我拉回20岁刚进这一行的感觉,我只知道埋头去做就对了。我从来没有正式的在舞台上面唱歌跳舞,这和我们平常表演的感受不太一样,你要不断地在舞蹈教室排练,把自己练到最好的状态,因为上台就那麽一次机会,没有办法NG。电视剧或电影的表演,是今天拍了一场戏隔天再继续,有点像长跑,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形式;唱跳或舞台剧很像短跑,肾上腺素是瞬间的,所有成果直接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而且你可以透过眼神,清楚知道观众喜不喜欢。」
从小喜欢唱跳,多年前甚至曾组女团培训两年,梦想从未消去。「以前团体训练的时候很容易信心被打击,但那时脑袋还没开窍,不知道原来声音也是一种情感表达,原本以为把音唱准就好了。年纪稍微长一点才知道,唱歌需要有感情,跟演戏的时候一样,思念一个人是这种声线,生气、失落又是另外一个声线。」她说,这两三年对於歌唱又找到全新体悟,进而提起更多兴趣去研究,也在这时间点,制作单位找上门,她几乎找不到不去的理由。「过程是辛苦的,也是一场震撼教育,一定会怀疑我现在这样做是对的吗?可是我觉得既然来都来了,那为什麽我不做更好?所谓的『更好』,它没办法被一把尺或标准测量,而是我对自己的交代、有没有过我心里那关,以及我怎麽面对这些困境。即使有各种声音出来,我还是会好好地做完,毕竟这也是代表我自己的作品,自己不要後悔最重要。对我来讲,觉得很兴奋又特别,我不会後悔参加,反而是感谢的心情,是人生中值得回忆跟收藏的一段经历。」我想起去年杨谨华的得奖感言贴文,她不忘写下「我会继续努力拍着我最爱的戏、最爱的表演!外加我最爱的唱跳!」那份纯粹的喜欢显而易见。
成为影后的路上
形容自己是百米冲刺的花豹,没事就会发懒,但只要一看到喜欢的猎物便主动出击。「我好像再也找不到可以让我感觉到自己活着、让生命燃烧起来的工作了。」说回最爱的表演,她有感而发的吐露真心,「当演员,我可以看到很多人生百态。我喜欢比较灰色地带的角色,在创作上会比较好玩,因为我的人生不能这样玩,可是我能够在角色里面达成。」至理名言说到一半,灵机一动提起对「黄昏之恋」的剧本跃跃欲试,她悠悠地道出野心,一度讨论到一发不可收拾。
诠释具有挑战性的角色乐此不疲,即便观众看来是毫不费力的角色,拍摄当下内心也历经一番折腾。好比《不良执念清除师》的叶宝生因被当届评审形容具有松弛感脱颖而出,事实上当时她为了一字不漏的还原台词,紧张到频频NG。「其实每次表演的时候都是在挣扎,不过有这样的挣扎拉扯,对我来讲是好的事情,有痛苦才会有火花。」一路顺遂的前行反倒不见得是好事,在角色的「真实感」和「完美感」之间,会犹豫也会踌躇,因为在乎,所以期待自己带来不一样的表现。
「20多岁的时候,很勇猛地往前走,一心只想接到所有角色;30岁开始迷惘,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麽样的演员?到了45岁後,会想我的定位真的就是这样了吗?觉得自己应该还有很多无限的可能,可是这个可能是什麽,我必须自己去发觉、让自己更上一层楼。」成为影后的这条路上并不好走,但她择己所爱,持续把挫折吸收成养分,找回心灵的平静,不论沿途风景如何,依然昂首,淬链出更精华的人生篇章。